
感謝廣東省司法廳和廣東省律協精心組織,感謝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老師們的辛苦付出,此次培訓收獲頗多,現從“取勢”、“明道”、“優術”三個層次進行復盤總結:
一、取勢
對國內國際大環境審視、判斷與取舍的“取勢”。
1、全面創新的大勢:郭禾教授分享知識產權戰略與知識產權立法話題,深入了解到將知識產權保護提升為國家戰略的緣由,既涉及產業轉型升級,更涉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的實施。
2、涉外法治的大勢:黃文藝教授詳細解讀了習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涉外法治建設,涉外法治建設既是全面推進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偉業的長遠所需,也是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應對外部風險挑戰的當務之急。
我們律師應該順應國內創新國際競爭大趨勢、創新法律服務方式、提升法律服務質量,拓展國際服務市場,積極參與國際規則體系制定、努力為推動全球治理變革進程作出應有貢獻。
二、明道
對知識產權體系理解、知識產權發展規律、知識產權裁判思維的“明道”。
1、知識產權體系理解:李琛教授分享規范目的的解讀與著作權實務時,重點講述了方法論的重要性,讓我們理解在疑難案件中,可依照文義優先——價值還原——文本依托的路徑進行法律解釋,在兼顧規范目的的同時,要給出文本依據,不能模糊司法與立法的界限。“適用法律某個條款,就等于在適用整部法律”,律師要理解規范目的,熟悉體系解釋,并對法律依據進行論證說明,不能想當然。
2、知識產權發展規律:姚歡慶副教授分享涉外著作權實務與理論時,提到的知識產權政治經濟學與地域性問題,讓我們深入理解知識產權制度的產生、發展、擴張、限制等背后因素,以便我們能夠從國際競爭、政策導向、產業需求、激勵創新等多種來理解各國制度的差異等,在服務客戶走出去時充分重視制度的差異。
3、知識產權裁判思維:殷少平副教授分享知識產權民事司法保護實務問題,讓我們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識產權法官的裁判思維——法官的爭議結論,不是根據法律的字義形成的,也不是根據邏輯推理形成的,而是在形成正義結論之后,解釋法律字義,運用邏輯推理;律師應當熟悉法官思維,有所作為,在維護當事人合法利益的同時,協助法官作出正確判決。
三、優術
對法商融合思維、業務實戰能力優化提升的“優術”。
優秀的律師有兩只眼睛,一只著眼法律,一只關注商業。在商事交易和商事爭議中要充分體現法商融合思維,優化提升法商融合的業務能力。本次培訓對此也有頗多助益,簡列三點:
1、指引意見
(1)針對爭議解決的法官,殷少平副教授的分享提示我們要協助當事人梳理案件基本事實、提出法律解決方案,并說服法官,同時注意了解對手、保證工作到位、避免法院誤判;
(2)針對知產交易的客戶,桂佳律師的分享提醒我們要以商業目的為導向,而非以法贏人,要充分尊重各方當事人在語言、文化、習俗等方面的差異,避免上述差異成為談判的絆腳石。
2、開闊視野
(1)參訪京東方,了解到公司根據每年購進競爭對手產品進行拆解和技術情況,對自身專利進行綜合戰斗能力評定排序,動態監控競爭對手實時調整自身專利的戰斗力,對于律師服務的常年客戶時提供了經驗的借鑒。
(2)李斌律師在分享涉外商標搶注預防與維權話題時,提到企業普遍壓縮國內法律服務開支,增加國外法律服務預算,如何將主要服務國內轉向服務國外,如何助力客戶一起走出去,這既是對傳統知識產權律師嚴峻的挑戰,也是重要的機遇。
(3)通過桂佳律師分享涉外知識產權法案例時,提醒我們知識產權交易律師要懂訴訟,懂爭議解決;在業務開拓時,注意盤活自己的美國律師牌照,每年三次飛美國參與律師行業活動,提升在國外客戶的影響;在業務能力的自我提升方面,其介紹了很多不同年齡段的優秀同行紛紛考取美國律師執照,既能體現律師對職業的高規格要求,也體現了對律師行業的熱愛和對未來涉外知識產權業務滿懷信心。
(4)各位專家學者對知識產權細分領域的分析,意味著如下重要的商業機會:A、金海軍教授詳細講解了美國337調查應對及案例,中企始終是美國337調查最為重要的目標,如何應對美國337調查,需要涉外專利律師精耕的一個領域;B、張吉豫副教授分享域外專利典型案例研討分析時,著重講解了標準必要專利的相關問題。當前通信領域和汽車領域均有不少標準必要專利的業務,但缺少標準必要專利的談判專家、訴訟爭議的解決專家;C、丁曉東教授分享了中美歐數據法律體系比較,世界各國都在加大數據保護與合規管理,數據合規業務,尤其是在數據出境時,需要重點關注與積極探索;D、孟雁北教授分享的國際反不正當競爭與反壟斷典型案例,提示我們要助力中國企業建立和加強境外反壟斷合規管理制度,提升境外經營反壟斷合規管理水平,防范境外反壟斷法律風險,這也是中國企業走出去面臨的重大課題和涉外專業律師施展才能的機會。
3、收獲友誼
“常懷敬畏之心,人人皆有過我之處”,這次北京之行不僅學習了知識、開闊了視野,認識了更多優秀同行、收獲了友誼,十天培訓雖已結束,但是學深悟透之路才剛剛開始,我們要因應時代需要,努力將自己培養成為政治立場堅定、專業素質過硬、通曉國際規則、精通涉外法律實務的涉外法治人才,用規則說話,靠規則行事,依法維 護我國企業和公民海外合法權益。
撰稿 | 高景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