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燁明律師牽頭的中銀房地產團隊在某地協助近百業主處理與開發商之間的產權式商鋪委托經營糾紛,通過密切與法院、住建局協調溝通,采取訴前保全、深挖開發商未登記不動產、論證多個主體連帶責任、統一指導業主依法維權等方式,近期成功協助推動糾紛各方達成一攬子和解協議,實現良好的糾紛解決社會效果。
本糾紛肇始于開發商將集中式商場綜合體分割成小面積單獨售賣并單獨辦證,在銷售時同時指定另一經營公司與業主簽訂委托經營協議,由該經營公司統一經營商鋪并向業主支付租金(該模式被稱為售后返租產權式商場模式)。從物理外觀上看,產權面積之間無任何界限,業主難以辨認自己產權對應的面積,經營公司打亂產權界限,統一裝修并對外出租經營。經營過程中,商場經營不善,經營公司長期拖欠業主租金。但業主維權時卻遇到重重阻礙,包括但不限于:經營公司為“空殼”公司,缺乏責任財產;開發商不是委托經營的合同主體并與經營公司之間進行了形式上的責任切割;業主分散,每個人損失金額不一,計算方式不一,導致單個業主維權成本較大,組織業主面臨較大難題;開發商暴雷,實際控制人失聯,已登記財產均被查封,潛在有價值財產未知等疑難問題。
中銀團隊介入后,迅速組建5人工作團隊,在全面分析本糾紛所有事實及法律因素后,采取適當方式將業主劃分成若干小組通過信息手段組織各項工作,收集調查大量證據,深入研究責任主體問題論證開發商因其聯立合同的性質而負有連帶責任,前往轄區房地產主管等部門查找開發商未保全的財產。經過大量努力,中銀團隊查找到開發商未初始登記的200多個地下停車位及若干商鋪等資產,經與管轄法院充分溝通,法院同意對開發商部分資產進行訴前保全。在此情況下,中銀律師團隊協助業主方與開發商、經營公司一方開展了持續談判,在強大壓力和有效策略下開發商自認構成連帶責任的有力事實。經資產盤點,最終達成由業主方設立公司實體全盤接收案涉商場經營管理并將開發商訴前保全財產折價給業主方的和解協議。長期紛擾眾多業主的疑難復雜糾紛得到各方均接受的處理結果。中銀律師團隊的專業水平和職業道德得到廣大業主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