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0月13日,美國的雷諾公司針對26家中美電子煙企業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ITC)提出“337調查”申請,其中13家為中國電子煙企業。
本系列前兩篇文章《雷諾“337調查”簡析之一:指控電子煙企業虛假廣告和宣傳》《雷諾“337調查”簡析之二:指控電子煙企業違反PACT Act》對本起“337調查”的虛假廣告和宣傳、違反PACT Act兩個訴由分別進行了解讀,本文將對雷諾公司指控的被告違反海關法的訴由進行討論。
一、雷諾關于違反海關法的指控
雷諾公司指控被告違反了適用于進口貨物的海關法律,被告使用了錯誤的協調稅則表(HTS)編碼以逃避關稅,并對其進口的一次性電子煙錯誤分類以逃避海關檢查。雷諾在申請書中明確指出了其指控的品牌電子煙的進口日期、托運人、錯誤HTS編碼、以及錯誤分類。
該指控與FDA的警告信和進口警報直接相關。雷諾公司認為,相關產品都因警告信和進口警報不能在美國銷售,也難以進入美國,能進入的唯一原因就是在報關清關時虛假陳述。
二、海關法
雷諾公司主張被告違反了美國海關法中的下列條款:(1)19 U.S.C.§1484(a)(1)(B),進口商應當合理謹慎地完成進口活動匯總表的填報,其中包括向海關提交商品的申報價值、分類和適用的稅率。(Importer of record ... shall, using reasonable care, complete the entry ... on an import activity summary statement, by filing with the Custom Service the declared value, classification and rate of duty applicable to the merchandise ...)(2)19 U.S.C.§1485(a)(3),根據第1484條作出填報的進口商,應作出并提交宣誓聲明,聲明該填報以及隨之提交的其他文件中的陳述均真實無誤。(Every importer of record making an entry under the provisions of section 1484 shall make and file or transmit electronically ... a declaration under oath, stating that all other statements in the invoice or other documents filed with the entry, or in the entry itself, are true and correct.)(3)19 U.S.C.§1505(a),進口商應當在進口時向海關繳存估計應支付的關稅和費用。(The importer of record shall deposit with the Custom Service at the time of entry ... the amount of duties and fees estimated to be payable on such merchandise.)(4)19 U.S.C.§1592(a)(1)(A),任何人不得通過欺詐、重大過失或疏忽進入、引入或試圖進入、引入任何商品進入美國貿易。(No person, by fraud, gross negligence, or negligence may enter, introduce, or attempt to enter or introduce any merchandise into the commerce of the U.S.)
三、對雷諾違反海關法指控的簡析
對于商品分類和稅率的錯誤申報,雷諾在申請書中明確指出了其指控的品牌電子煙的進口日期、托運人、錯誤HTS編碼、以及錯誤分類;若非可靠證據,雷諾公司不會提出此控告。此外,違反法律向美國境內進口貨物可構成走私罪,最高刑期為20年(18 U.S.C.§545),而且追究企業負責人的責任。代工廠如果不對貨物的運輸和進口清關報關負責(比如其交貨條件為FOB),則其責任可能較小;而對于品牌方來說,則很難說自己不知道貨物的流向,加之根據雷諾在申請書中的描述,其似乎掌握了詳細的進口報關信息,因此品牌方在該環節的抗辯難度會較代工廠高一些。因違反海關法的指控是基于FDA的警告信和進口警報(先扣后驗),從邏輯上應該先向FDA提出警告信和進口警報的申訴,在移除相關進口警報后,后續“337調查”的指控自然難以成立。
結語
目前美國電子煙市場上大部分為中國品牌的電子煙,雷諾公司針對中國電子煙企業提出“337調查”申請,此舉意圖為限制中國電子煙進口、壟斷美國電子煙產業。因此,若ITC決定受理,中國電子煙企業應克服畏難心理、積極應訴,整合行業資源、團結作戰,保持中國電子煙企業在世界范圍內的競爭優勢。
本文作者系:
鄭明偉,深圳大學國際法碩士,北京中銀(深圳)律師事務所公司綜合業務委員會主任、權益合伙人。
林紅平,華中科技大學民商法學碩士,香港中文大學高級會計碩士;
李翀鳴,美國南加州大學法學碩士,美國執業律師;
蔣玉彬,英國伯明翰大學法學碩士;
楊傲宇,香港大學法學學士,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法學博士,通過美國加州律師資格考試。
中銀律所其他電子煙相關文章推薦:雷諾“337調查”簡析之一:指控電子煙企業虛假廣告和宣傳
雷諾“337調查”簡析之二:指控電子煙企業違反PACT Act
電子煙企業的美國FDA進口警報及移除申請指引(一)
電子煙企業的美國FDA進口警報及移除申請指引(二)
電子煙企業的美國FDA進口警報及移除申請指引(三)